經方治療蕁麻疹驗案三則(非常好的醫案)

By | 13 4 月, 2020

蕁麻疹又稱“風疹塊”“鬼風疙瘩”,發病先有皮膚瘙癢很快出現風團,呈扁平水腫性隆起,皮損為紅色或白色,風團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甚可遍佈周身,時隱時現,病部瘙癢,愈搔愈重,是臨床常見的皮膚病之一,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季節,男女皆可。蕁麻疹在中醫學類屬癮疹,發由邪氣蘊於肌膚所致,六經辨證尤善治蕁麻疹,然辨證有六經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衛氣營血辨證,又有八綱、臟腑辨證等,蕁麻疹辨治何以擇六經辨證而用?衛氣營血與三焦辨證善溫熱之邪致病者;蕁麻疹病必有表,如《內經》言“夫風隱軫者,由邪氣客於皮膚”,歷代醫傢也多承《內經》“邪氣中表”的觀點而從表論治之,因此八綱雖有表裡辨證而難以指導臨床用藥,氣血津液與臟腑辨證不善於邪之在表者,諸法之鑒,尤以六經辨證為佳。蕁麻疹發必有表,太陽主表,為六經之藩籬,劉渡舟教授便言“主管體表這一范圍的是太陽經”,故多從太陽論之,又六經辨證源《傷寒論》,《傷寒論》所載之方以“經方”命名,其配伍之精妙、臨證之效驗合六經辨治蕁麻疹多效如桴鼓。

1 從太陽辨治-桂枝麻黃各半湯

按:患者新發寒冷性蕁麻疹當以邪氣甚為主,《素問》言“風者,病之長也”,《金匱要略》謂之“風氣相搏,風強則為癮疹,身體為癢”,故此以風邪為賊,又其無明顯他證而以遇冷受涼即發,《證治準繩》中提到“風邪客於肌中則肌虛,真氣發散,又被寒搏皮膚,外發腠理,開毫毛,淫氣妄行之則為癢也。所以有風疹瘙癢,皆由於此……夫風癮疹者,由邪氣客於皮膚,復遇風寒相搏,則為癮疹……風氣相搏,則成癮疹,致身體為癢也”,故此以風邪致太陽表虛復夾寒而發;患者時有哄熱而舌邊尖紅,此為邪束於表,表鬱不揚之象,如麻桂各半湯“熱多寒少”之所述;患者食欲不振為正氣抗邪於外,不能固護中焦,因此治以桂枝麻黃各半湯為主方。

《傷寒論》述桂枝麻黃各半湯“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功可祛風解表,小發其汗,《傷寒論條辨》對麻桂各半湯述為“風寒俱有而寒少風多”,現代藥理學研究也發現桂枝麻黃各半湯具有明顯的抗過敏作用和止癢作用,王玉璽教授臨床常以桂枝麻黃各半湯治療蕁麻疹,療效頗佳。本案方加防風、地膚子、浮萍、白鮮皮皆為疏風止癢之品,助主方驅邪之力;又以茯苓、白術、甘草合用擬四君子之意斡旋中州、扶助正氣、邪正兼顧;以防風、白術擬玉屏風之意以固護已虛之表;患者痛經故以艾葉、益智仁溫經止痛。

2 從太陽、陽明辨治-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患者,女,24歲,2015年9月30日初診,2015年5月開始出現眼睛腫,皮膚瘙癢,服開瑞坦有效,近日目腫消退,然出現左上肢皮疹不愈,瘙癢難忍,色暗紅近血色,食欲常,二便常,經期經量常,然經血色暗、有血塊,舌質淡色暗少苔而微膩邊有齒痕,脈弦細。

按:患者皮疹瘙癢甚,癮疹所發,發必有表,太陽主表,故必有太陽受邪,如劉渡舟教授言“太陽之氣能衛外而為固,所以邪氣客於體表的時候先傷太陽之經”,然其疹色暗紅近血色,又以經血色暗、有血塊,舌色黯而苔膩,故其內又有濕熱瘀滯,如《醫宗金鑒》之論“傷寒表邪未解,適遇其人陽明素有濕邪”,許宏言“此蓋其人素有濕熱,就因傷寒汗不盡,則陽明之經為瘀熱所凝”,因此治以麻黃連翹赤小豆為主方,表裡兼顧。

《傷寒論》述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為“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後世醫傢多論之為太陽、陽明合病之方,《傷寒論條辨》釋此方,麻黃、杏仁為“麻黃湯中之選要也”以解太陽所受之邪,加味“連翹、赤小豆、桑白皮,行濕以退熱,去瘀散黃之領袖也”以清內之濕熱瘀滯,又“薑棗以益土”,劉渡舟教授也提出“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西醫所說的蕁麻疹效果甚好”,曾憲玉教授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蕁麻疹患者30例,有效率達86.7%。本案方加當歸、赤芍、生地黃擬四物湯以養血行血,又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息”之意,加荊芥、蟬蛻助祛風,加徐長卿、大腹皮以化濕行水,加白僵蠶通絡助血行。

3 從太陽、少陽辨治-柴胡桂枝湯

4 討論

蕁麻疹以皮膚瘙癢,突然出現疹塊、風團,驟然發生,又迅速消退,愈後不留痕跡的特征頗具中醫“風邪”的特點,《內經》便有“風者,病之長也”“風者,善行而數變”的論述,歷代醫傢皆承此而論癮疹為“邪氣中表”,如《金匱要略》言“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風氣相搏,風強則為癮疹,身體發癢”,《諸病源候論》言“邪氣客於皮膚,復逢風寒相折,則起風瘙癮疹”。因此以《傷寒論》六經辨證思想為指導論治“邪氣中表”而發的蕁麻疹,即當以“六經之藩籬”“主一身之表”太陽為主,而臨床中蕁麻疹之發雖以邪犯太陽為主,又多有兼證、變證,如《類證治裁》所言“司命之難也在識證,識證之難也在辨證”,故臨證仍需秉承“觀其脈證,隨證治之”的原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