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睪方治療慢性附睪炎——郭軍教授治療慢性附睪炎經驗

By | 13 4 月, 2020

慢性附睪炎是男科及泌尿外科門診常見病,最常見於18~50歲人群,多由急性附睪炎未徹底治愈轉化而成,或由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精囊炎蔓延所致,表現為陰囊部位持續或反復性疼痛,附睪腫脹、體積增大、質地變硬,可伴有發熱等癥狀,並可導致輸精管完全或部分阻塞,形成繼發性不育。目前,慢性附睪炎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解釋清楚,西醫以抗生素為主,效果欠佳,且耐藥性問題日益嚴重;附睪或睪丸切除術效果較滿意,但不適用於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臨床研究證實,中醫藥能較好地改善慢性附睪炎患者臨床癥狀,近期療效及遠期療效均優於西藥。

中醫學並無慢性附睪炎這一病名,但有大量關於其臨床表現的描述,根據這些描述,可將其歸為“頹疝”“子癰”范疇。《靈樞·經脈》載:“肝足厥陰之脈……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頹疝……足厥陰之別……其別者,經脛上睪,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此段經文中“頹疝”系指以睪丸腫脹堅硬、重墜作痛或麻木不知痛癢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與慢性附睪炎癥狀相似。《靈樞·經筋》載“足太陰之筋……上循陰股,結於髀,聚於陰器……其病……陰股引髀而痛,陰器扭痛”“足厥陰之筋……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絡諸筋。其病……陰股痛轉筋,陰器不用”,指出瞭足太陰之筋、足厥陰之筋病可導致陰器“扭痛”“不用”。《華佗神醫秘傳》載:“子癰者謂腎子作痛,潰爛成膿,不急治愈,有妨生命。”《外科全生集》雲:“子癰,腎子作痛而不升上,外觀紅色者是也。遲則成患,潰爛致命;其未成膿者,用枸橘湯一服即愈。”

郭軍,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北京中醫藥傳承“雙百工程”指導老師,2006年北京市百名優秀青年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郭教授從事男科臨床工作近30年,學驗俱豐,治療慢性附睪炎臨床療效頗佳,現將其經驗總結如下。

1 病因病機

現代臨床中,慢性附睪炎多由急性附睪炎發展而來。郭教授認為,急性期附睪炎以濕熱下註、絡脈失和為基本病機,但慢性期病機性質轉為由實到虛,虛實夾雜,與肝、脾、腎關系最為密切,痰濕為標,瘀阻貫穿始終。

肝經循會陰,絡陰器,腎子為肝經循行之處,與肝關系密切。《外科真詮》有載:“陰囊屬肝,腎子屬腎,子之系屬肝。”郭教授認為,情志不暢,肝失疏泄為慢性附睪炎的重要病機之一。精神緊張,肝失疏泄,氣機升降失常,氣機鬱滯,則腎子脹痛,痛處不定,伴脅肋脹痛、善太息;疏泄失常,則氣血運行不暢,津液輸佈障礙,瘀血內停,痰濕內生,循肝經下犯腎子,血絡受損,加重病情;肝氣犯脾,雙臟受損,則病情纏綿難愈。

1.2 痰濕為標:慢性附睪炎多由急性發展而來,濕為重要的致病因素。初期多由飲食不節、外感濕邪,或房事不潔所致。如嗜食肥甘辛辣,痰濕內生,下註於厥陰、少陰之絡,阻滯經絡,不通則痛,見腎子腫脹疼痛,口中黏苦,渴不欲飲,鬱久致熱,熱勝肉腐;或久居濕地,濕鬱化熱,見腎子重墜、疼痛、色紅,痛得熱劇、得冷緩。

1.3 瘀血貫穿始終:郭教授認為,瘀血既是慢性附睪炎的病理產物,又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在慢性附睪炎的發病過程中,寒濕之邪阻遏經絡氣血,血行不暢,瘀血停滯;或外感濕熱,熱邪內灼,迫血妄行,血溢脈外,形成瘀血;或肝鬱氣滯,血行不暢;或脾虛失健,氣血不運,瘀血阻滯;或腎陽不足,氣血凝滯,經絡受阻。瘀血阻滯,則腎子刺痛,拒按,痛處固定,局部青紫,甚可觸及腫塊,舌有瘀斑,舌下絡脈迂曲,脈弦澀。

2 診治思路—陰陽為本,整體觀念

陰陽學說對中醫臨床極其重要。《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郭教授認為,陰陽、氣血、臟腑、六經辨證為中醫學的靈魂所在,其中陰陽尤先於氣血、臟腑等辨證。陰陽失衡乃一切疾病的根本。整體觀念是中醫學的基本特點之一。郭教授在臨床中將人體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認為“精”“氣”“神”對疾病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景嶽全書》載“人之初生,必從精始”,精為構成人體及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包括生殖之精。腎子屬腎,腎精虧虛,腎子失養則發子癰。《類經·攝生類》有雲“人之有生,全賴此氣”。《素問·舉痛論》曰:“百病生於氣。”《景嶽全書》雲“蓋氣有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處也”。

3 證治特色

3.1 身心同治:慢性附睪炎病程漫長,不適癥狀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後期腫塊縮小速度緩慢,非一時即能速愈,患者往往十分焦急,從而出現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會影響治療效果,加之過長的治療周期導致患者依從性下降。郭教授認為,醫者在施治過程中不宜操之過急,需與患者充分溝通,做好解釋工作,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

方中熟地黃、山茱萸、茯苓滋補肝腎,健脾滲濕;橘核、荔枝核、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氣,散結止痛,並防止諸補藥壅滯太過有礙邪去;虎杖、丹參化濕散瘀,活血止痛,《千金方》載虎杖善“治丈夫病”,《本草述》曰“虎杖……足厥陰之風臟,其治如鼓應桴也……虛人服之有損者,與補劑並行,其庶幾乎”,虎杖善於治療足厥陰肝經疾病,虛實同見時,與補藥同用可化濕、活血而不傷正;海藻、昆佈、浙貝母利水消腫,軟堅散結;牛膝活血通經,引藥下行,直達病所,《本草綱目》載“牛膝乃足厥陰、少陰經之藥”,腎子位於“下”,又屬足厥陰肝經,用此藥極其恰當;炙甘草調和諸藥。硬結壓痛明顯者,加木香、柴胡以增強行氣止痛之力;硬結久不散者,加全蠍、地龍、蜈蚣等蟲類搜剔之品,以增強解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硬結較大者,加雞血藤以增強消瘀散結之力;病久煩躁者,加香附、白芍、合歡皮以增強疏肝解鬱之功,突出身心同治;氣虛明顯者,加黃芪、黨參以增補氣之力;血虛明顯者,加熟地黃、當歸以增強滋陰養血之功。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26歲。2017-02-05初診。右側附睪硬結4個月。患者6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附睪紅腫熱痛,伴發熱、畏寒,於當地醫院就診,診斷為急性附睪炎,予抗生素靜脈滴註2周後疼痛消失,停止治療。近4個月發現右側附睪可觸及棗核樣硬結,間斷墜脹疼痛,活動後加重。刻診:神疲,右側附睪硬結,墜脹疼痛,活動後加重,伴腰痠,乏力,下肢尤甚,足冷,易疲勞,大便不成形,每日1~2次,小便色淡黃。無發熱、畏寒,舌淡有齒痕,苔白,脈沉。查體:右側附睪尾觸及腫大,可觸及結節,大小約4.0 cm×2.5 cm,邊緣清楚,輕壓痛,陰囊皮膚無紅腫,睪丸略大。西醫診斷:慢性附睪炎;中醫診斷:子癰。辨證:脾腎兩虛證。治則:補益脾腎,益氣散結。方以慢性附睪方加減。

小結

慢性附睪炎多見於處在性活躍期的中青年男性,除疼痛外,也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負擔。目前,中醫學對其發病、病因病機及辨證論治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郭教授認為,慢性附睪炎發病以肝、脾、腎受損為本,痰濕為標,瘀血貫穿始終。陰陽失衡乃為一切疾病的根本,在慢性附睪炎的診治中應首辨陰陽,同時全面考量患者精、氣、神;不隻關註疾病本身,更要重視患者的身心健康,洞察患者的“難言之隱”,與患者深入交流,協助患者解開心結,以達到身心同治、事半功倍的效果。郭教授總結多年經驗,以“疏肝、健脾、補腎”為治療原則,總結出“慢性附睪方”這一專方治療慢性附睪炎,在應用中強調抓主要矛盾,兼顧次要矛盾,審證求因,加減用藥,取得瞭滿意的療效。郭教授在治療慢性附睪炎的過程中提出的“身心同治、重視整體、專方加減、攻補兼施”的治療理念,為探索中醫藥治療慢性附睪炎提供瞭新方法、新模式、新思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