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間偏方大全

茯苓的量效關系及其臨床應用探討(深度好文,可提高臨床效果)

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幹燥菌核,主要含有茯苓聚糖、茯苓酸、松苓酸等多糖類、三萜類、甾醇類、脂肪酶、蛋白酶等。茯苓性平味甘,歸心、肺、脾、腎經。功用為利水滲濕,健脾,寧心。臨床炮制方法有生用和制用(朱茯苓)等。量之於效,如日與晷,關系殊密。本文對經典名方、名老中醫、“方藥量效研究委員會”專傢、現代醫傢臨床運用茯苓的用量及配伍經驗進行瞭總結,同時對茯苓的經方用量策略及炮制與用量進行瞭匯總,進而為茯苓臨床合理用量提供一定的參考。

1 經典名方用量與配伍

古代醫傢常用茯苓配伍不同中藥治療蓄水證、水熱互結證、脾虛濕盛證等,不同朝代劑量換算也不同,如東漢1兩約13.8 g、宋金元1兩約41.4 g、明1兩約37 g、清1兩約37.3 g。如五苓散(東漢《傷寒論》)中茯苓(十八銖約10.4 g)、豬苓湯中茯苓(一兩約13.8 g)配伍澤瀉、豬苓,治療小便不利、身熱口渴;參苓白術散(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白茯苓(二斤約82.8 g;每服約0.53 g)配伍山藥、白扁豆等,治療脾虛濕盛證;暖肝煎(明《景嶽全書》),茯苓(二錢約7.4 g)配伍肉桂、小茴香等,治療肝腎陰寒證;半夏白術天麻湯(清《醫學心悟》),茯苓(一錢約3.75 g)配伍半夏、天麻治療風痰上擾證。

2 名老中醫茯苓用量及配伍經驗

3 方藥量效研究委員會專傢用量與配伍

3.2 李賽美:用茯苓配伍柴胡、枳實、黨參等治療中晚期糖尿病,茯苓用20 g;配伍桂枝、幹薑、牡蠣等治療寒熱錯雜證,如肝膽鬱熱合脾臟虛寒,茯苓用量為15 g;配伍法半夏、枳殼、鬱金等治療少陽證,茯苓用20 g;配伍補骨脂、菟絲子、紫河車等治療月經量少,茯苓用15 g;配伍吳茱萸、砂仁、木香等治療胃炎,茯苓用15 g。

3.3 黃煌:用茯苓配伍赤芍、牛膝、制大黃等治療面部痤瘡,茯苓用15 g;配伍豬苓、澤瀉、白術等治療高脂血癥,茯苓用12 g;配伍白芍、丹參、石斛等治療糖尿病腎病,茯苓用15 g;配伍桂枝、牡丹皮、芒硝等治療習慣性便秘,茯苓用15 g;配伍枳殼、薑半夏、厚樸、蘇葉等治療眼瞼板腺囊腫,茯苓用15 g。

3.4 馬融:用茯苓配伍太子參、沉香、石菖蒲等治療植物神經性發作的癲癇證;配伍生龍骨、生牡蠣、青礞石等治療精神癥狀性發作的癲癇;配伍膽南星、冰片、青果等治療失神性發作的癲癇,茯苓用10 ~ 14 g。

4 現代醫傢用量與配伍

5 經方用量策略

《傷寒論》《金匱要略》中含茯苓的經方有33個,其中用8兩的方劑有3個,4兩的有11個,3兩的有9個,2兩的有3個,1.5兩的有1個,1.25兩的有1個,1兩的有1個,0.75兩的有2個,0.25兩的有1個,其中4兩、3兩為常用劑量。按1兩= 13.8 g計算,經方中茯苓用量范圍為3.45~69.0 g。其中丸散劑,雖未言明具體劑量,但折算至每日服用量後亦屬小劑量范疇。然諸湯劑皆為單日服用量,故2~4兩(即27.6~55.2 g)為茯苓在湯藥中常用劑量。

茯苓用量規律:滲濕利水、健脾和胃,用量多為2~4兩;寧心安神,用量多為1.25~2兩;利水而不致傷陰,用量多為0.25~1兩。

茯苓常用配伍:茯苓配伍甘草,中氣得充,脾運健旺,同奏益氣補中、滲水利濕之功;茯苓配伍白術利水除飲,健運脾氣而使水濕之邪得化;茯苓配伍桂枝,既能通陽化氣利水又可溫助心陽平沖降逆、交通心腎;茯苓配伍人參,增強健脾益氣之功,使補而不壅,補中有利。

6 炮制與用量

茯苓分生用和制用,其用藥側重點各不相同。茯苓生用功效為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制用功效為寧心安神。生藥多用於水腫、痰飲、熱淋、嘔吐,用量為10~15 g,制藥朱茯苓多用於失眠、驚悸、健忘,用量為10~20 g。需要註意的是,治療水腫嚴重者宜重用茯苓,為30~45g。

7 總結與分析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