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間偏方大全

淺議手汗辨證論治(附治療手汗特效小方藥)

手汗是指手部自主性出汗增多,多伴有頭面部、腋窩和足底部的多汗,夏季癥狀較重,冬季相對較輕。手汗的發病病因未完全明確,多認為是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導致。在治療上,多采用直流電及電離子透入療法、局部外用藥物治療、口服藥物治療、肉毒素註射、CT引導下經皮穿刺胸交感鏈阻滯、胸腔鏡下交感神經鈦夾鉗夾術及胸腔鏡下行交感神經切斷術等。其中內科治療效果易反復,而外科治療容易出現軀體其他部位代償性排汗增加。雖然中醫對於手汗沒有單獨以其命名的病種,但對於手汗的觀察與記錄由來已久,在《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就已經提到“手足濈然汗出”。通過結合臨床與查閱相關古籍經典,筆者將臨床上常見的手汗癥主要從脾胃、心等臟腑以及濕邪等來辨證論治。

1 手汗與脾胃關系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中列有兩條條文,“陽明病,若中寒者……手足濈然汗出……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別故也”,“陽明病,脈遲……手足濈然汗出,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此兩條條文揭示手汗與中焦脾胃關系密切,胃中實熱、燥屎內結或脾胃虛寒都可出現手汗癥狀。故此處筆者從脾胃之虛實論治手汗。

1.1 陽明熱盛從經絡而言,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足陽明胃經火盛可迫汗外出。從脾胃的生理角度而言,《素問·太陰陽明別論》雲“四肢皆稟氣於胃”,四肢稟受於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氣,所以肌肉實、筋骨強、脈道滑,四肢與脾胃息息相關。故胃火熾盛,熱淫於內,熱迫腠理開泄,迫津液外泄而為汗,又四肢稟氣於胃,火熱灼迫,手之津液外泄,故可為手汗。此類手汗多可運用傷寒六經辨證的陽明病的相關理論來辨證施治。患者在手足汗濈然汗出同時,可伴有口幹煩熱、身體疼重、肌膚灼熱、舌苔黃燥、脈實等癥狀,應清瀉裡熱,可用白虎湯加減治療。若有熱盛而氣陰兩傷,可用白虎加人參湯;若內有燥屎內結為陽明腑實證,可用承氣湯類攻下熱結。

1.2 脾胃虛寒:《素問·太陰陽明別論》雲:“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之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脾胃虛寒,中焦氣化失常,胃不能受納與腐熟水谷,同時脾失運化,不能為胃輸佈精微,所以氣血生化乏源,脈道失充。手既失胃氣之稟受,又無血脈之充養,同時中氣虛寒,水濕不化,水道不利而外溢於四肢。所以此類手汗常手足濕冷甚至冷汗淋漓,可伴有納呆食少、喜暖惡寒、便溏、舌淡苔白潤、脈沉等癥狀。在治療上應溫中補氣,健運脾胃,常以理中湯加減。

1.3 飲食積滯: 《金匱要略》曰“趺陽脈浮而滑,滑者谷氣實,浮者汗自出”,《素問·經脈別論》雲“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飲食失節,超出胃腸之受納,導致中焦脾胃谷氣壅實。所以,一方面脾氣升清太過累於心而汗出,另一方面,氣有餘便是火,谷氣鬱而化火,迫津外出為汗。唐容川在《血證論》說:“手足濈濈汗出者,以胃中或有瘀血食積,四肢為中州之應,火熱中結,故應手足汗出也,宜玉燭散加厚樸、枳殼以攻之,結去而汗自止也。”此類手汗常見於小兒,小兒手心熱有汗出,常手心溫度熱於手背,伴有飲食積滯的癥狀。治療應當健脾開胃,消積化滯,臨床常用保和丸加減,旨在化食積,通腑氣。

2 手汗與心的關系

《素問·宣明五氣篇》雲:“五臟化液,心為汗。”血汗同源,而心主血脈,故汗與心關系密切,所以又言汗為心之液。手汗與心關系密切,從經絡循行而言,手少陰心經起於心中,沿手臂循行,並且經過手掌。另外《靈樞·經脈》雲,“手厥陰心包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入掌中……”,故手厥陰心包經穿行掌心。這兩條經脈證明心與手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故心有病變,可循經於手發生癥狀。另一方面,《素問·經脈別論》雲“驚而奪精,汗出於心”,外界的刺激可導致心神異常,甚至無所依附,心失所主,心液外泄,同時也說明由心導致的手汗常伴隨情志的異常。

2.1 陰血不足,心神失養:血為氣之母,陰血不足,氣無所依,氣失固攝,心液循經外出,化而為汗。此類患者除瞭手汗外,平素憂慮多思、鬱鬱寡歡,可伴失眠多夢、怔忡健忘、脈細數等陰血不足、心神失養等癥狀。多見於更年期的婦女與一些有精神疾患或者思想壓力較大的婦女同志。在治療上以養血安神為主,可用天王補心丹、柏子養心丸或者酸棗仁湯等方。若是體質虛弱、心脾兩虛,而以血虛為主,可用歸脾湯加減。此外伴有情志方面的異常癥狀,可在上方的基礎上加入甘麥大棗湯或依《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篇的百合病,運用百合類方論治,以求在養血安神的同時調節此類患者的情緒,標本同治。

2.2 營衛失調:《素問·營衛生會》雲,“人受氣於谷……營在脈中,衛在脈外”,“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營衛之氣要在體內正常循行,必須脈道通暢,氣血滑利,而心主血脈,所以心的生理功能決定瞭營衛二氣的狀況,故將營衛失調歸為心論治。

《難經》雲:“損其心者,調其營衛。”在《傷寒論·太陽病脈證並治》中記載:“病常自汗出者……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令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桂枝湯為《傷寒論》群方之冠,善調和營衛,故桂枝湯及其化裁而成的方常作為汗證常用方。若是營衛不和,平素易自汗出,可選用桂枝湯加減;若營衛不和,心腎不交,衛表不固,平素體虛易汗出,精神緊張汗出更甚,可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若心陽不振,陽氣不能內守,可用桂枝甘草湯,辛甘化陽,溫養心脈;若營血虛弱,寒凝經脈,血行不利,其人手足厥寒,手心潮濕寒冷,可用當歸四逆湯,即為桂枝湯去生薑倍大棗加當歸、通草、細辛而成;若心之氣陰兩傷,心動悸脈結代,可用炙甘草湯加減。

3 手汗與濕熱關系

《素問·痹論》雲:“其多汗而濡者,其逢其濕甚也。”清·張璐《張氏醫通》曰:“手足汗,脾胃濕熱,傍達於四肢,則手足多汗。”清·何夢瑤《醫碥》曰:“手足汗,別處無汗,脾胃之熱達於四肢也。脾胃主肌肉、四肢,熱達於肌肉則體汗,若達於四肢則手足汗耳。”濕性黏膩,易阻礙氣機,致氣化失常;脾為太陰濕土,喜燥惡濕,故濕邪最易侵犯脾土。脾為濕困,氣化不利,升降失司,津液不能輸佈全身,水濕泛溢於肌表,營衛失和,汗出不暢。所以此類手汗病勢緩和,遷延不愈,與濕邪致病特點相似。而濕邪阻滯氣機可鬱而化熱,使得患者亦可有濕熱內蘊的癥狀。

濕邪困於肌表,腠理開闔失司,汗出異常,可出現手汗。此類手汗可見手足汗出,可伴有骨節疼痛煩重、身腫、汗出口渴,多發於潮濕炎熱的季節與地區,有一定的地域性與季節性。在治療上應該芳香化濕,滲濕利尿,使濕邪排出,治療上常用三仁湯或藿樸夏苓湯加減。

4 小結

手汗發病機制至今仍未完全闡釋清楚,西醫的治療無論是內科或者外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內經》《傷寒雜病論》為代表的中醫經典對於手汗有著豐富的記載與較為全面的認識,其中以脾胃與心為代表的臟腑辨證與以濕為代表的六淫邪氣辨證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四肢皆稟氣於胃”,陽明熱盛迫津外出為手汗,脾胃虛寒、水濕內生、外溢四肢而為手汗,飲食積滯而致脾胃谷氣壅實或鬱而化火為手汗,此當調治脾胃,或清泄裡熱,或溫中散寒,或消積化滯。“汗為心液”,心陰不足、心神失養、營衛失調,則心液外泄而為手汗,治當養心安神、調和營衛。濕邪困阻肌表或濕熱內津、傍達四肢,手足多汗,當治以芳香化濕或清熱利濕之法。靈活地運用中醫經典的理論知識可以有效地治療手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弘揚祖國醫學的優勢。

延伸閱讀

手汗三藥

作者 / 曾培傑 陳創濤

汗癥是常見病癥,有些病人,老是手中流汗多,心中煩躁,不知為何?

老師說,人體任何病癥反應,都是身體在自救,手心出汗也不例外。

這個病人心一煩,脾氣一大,手汗就特多。

老師說,汗為心之液,當你特煩熱時,就會通過出汗來解壓放松,但是老是出汗,卻是一種病。

就像這病人,吃瞭一些麻黃跟浮小麥,收斂止汗的藥,汗都沒有收住。

老師說,出汗隻是標,心煩氣躁是本。

隻是片面地收斂止汗,叫治標不治本。

於是老師用燈心草、牡蠣、澤瀉三味藥,吃幾付就好瞭。

大傢很奇怪,這裡頭並沒有刻意去收斂止汗。

老師說,你看他心脈上越,所以把水濕往手上發,我們通過燈心草,引藥入心,牡蠣、澤瀉導水下行。

這樣壓力從下而解,心不煩,氣不燥,汗自然不多瞭。

所以我們把這三味常用藥,定為手汗三藥。對於心煩氣躁,導致手心汗多的,用之常常應手取效。(《跟師一日一得之醫海點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

Exit mobile version